雷来了,深夜25家公司发布减持计划,其中一家减持7亿!这样一则消息,听着真像炒股路上的“午夜惊魂”小游戏,不过可惜啊,这场游戏咱不是观众,都是亲身参与者。
市场红彤彤大半年,三大指数一路攀升,本来不少老股民、小韭菜盼着行情再上一层楼。
可别说,连饭碗还没捂热,刚爬上股市半山腰,回头一看,怎么后头一长串公司董事、高管、基金大佬、“震天雷”般打招呼:对不起,咱先走一步啊,减持要步步跟进了。
说真的,每到牛市,最容易起内讧的不是市场,不是股民,是上市公司自己的口袋。
这年头,什么叫逆势操作?什么叫人间清醒?
你瞧瞧,七八月才过去,减持公告潮像闹钟设定成了“连”环:每个月465家,同花顺的减持榜都快挂成电子表格崩溃了。
两个月下来,愣是有近一千家企业上演“先走为敬”。
用网上的话说,就像在餐厅里,一拨胖子刚开始涮羊肉,老板带着服务员过来吼一声:锅要收了,肉谁抢得快谁有。
问题是,八月才刚热身呐,后头捏着牌的企业主十有八九已经忍了许久。
五个月时间,2004家上市公司跑出来减持计划,A股历史新记录直接爆表。
你问我真的假的,我还真不敢乱猜,但看着每日新增,加上第一季度将近一半的公司都加入减持阵营,确实能感受到那种“买不完、卖不完、跌不尽”的现实无力感。
这哪里是在投资,分明是在堵水管。
投资者一边接盘,一边小心翼翼地盘算盘算盘算,还没搞明白的,就怕成了人肉沙包,谁知道下个减持公告是不是就轮到肩上?
九月刚开头,A股减持公告一天数十条,9月7日更是突然来个大放送——47家公司“组团”亮相。
有人说,这未免太巧了吧?
这么多老板,为什么一到行情刚有点眉目就不约而同跳下来剥削手里的筹码?
还别说,这就是大A从来没有改过的“坏毛病”:只要价格有点看头,先把自己仓库清一清,资金套现落袋为安。
至于有人还能不能再买到更高点,是否有投资信心,这事嘛,不好说。
每次看到减持公告眼花缭乱,总让人想起小时候的抢椅子游戏——音乐停了,椅子还在不在全看命。
有时候,一个不留神,刚坐稳屁股,摔个底朝天。
这里头有温和减持的,有清仓式减持的,更有“无声无息”退出的。
就说诚达药业,减持上限总统共7.27%;科拓生物也不甘示弱,5%的股份说卖就卖,压根不给市场留一口气。
今天又轮到25家公司“跨夜”发减持计划,这场子热闹得让人失眠。
最有话题的还是新泉股份,实控人一出手,2%股份直接砸盘,折合7亿多元现金收入囊中。
1万2千多股东估计今夜都睡不踏实了——手里的股票就像烫手山芋,不知第二天会不会换成大面包。
别以为只有新泉热闹,其实这一两个月,减持名单都快能排成绕城高速。
有的像诺普信,实际控制人少量分批减持2.98%股份,动作并不大,但架不住数量多、参与广;
ST柯利达直接协议转让3,000万股,有点像闷声做大事,说不定哪天公告一出,已是人去楼空;
固高科技、金力永磁、立昂技术轮流报到——从“稀土大佬”到科技新秀,人人都有小算盘,大家都有自己的“小目标”。
有那种看似不起眼的,比如飞凯材料四个股东一块合计减持,不超0.13%,意思意思打个卡,凑个热闹;
也有像通富微电,国家大基金直接套现3188万股,这阵仗,已经不是单打独斗了,像是国家队带头松手。
光力科技、迈赫股份、经纬股份……这些公司股东、高管轮番登场,和前面的气氛遥相呼应:手里的筹码,没有永远的主人,也没有不知道的故事。
继续扒拉下名单,金陵体育、科德教育、三川智慧、联发股份、思美传媒、宸展光电、新泉股份、星环科技……
公告里密密麻麻排列着各路公司、基金经理、高管团队你方唱罢我登场,仿佛一场持续不断的大戏,观众还没换座,主角已经跑光。
价格定在97.43元/股的华大九天,联发股份董事打算卖0.0427%的筹码,思美传媒高管冲着0.0584%的零头都要下场,咋说呢,这年头A股一点彩头都不要放过,能落袋还是落袋。
接着就是龙江交通、中一科技、宏华数科、昭衍新药、易德龙等等,绕着行业转一圈,只要业绩有背景,就是挂牌减持的天然“候选人”。
说不想卖也假啊,毕竟钱落自己兜里才是最实际,投资者有没有二次成长空间,这就不在董事会考虑范围之内了。
大家伙别看数字小,累计起来却是实打实的庞大资金流向。
你想象下,两千多家公司联合减持,资金这一轮跨界腾挪,多少补仓人一夜醒来就成了“韭菜收割机”里的主角?
要真碰上突发行情逆转,估值掉头向下,这班高层家庭理财可比股民灵活百倍,“留给后人接盘吧”是A股老传统了。
到了高潮,减持真相其实并不复杂。
企业老板最懂自己的盘子,谁最怕风险自然谁先跑。
你市场喊得贼响,他们悄悄收割,甩手套现。
每当市场人气抬升,好的消息铺天盖地,“赚钱”成大风口,减持公告就像吓唬小孩的“鬼故事”,随时都会冒出来给你泼盆冷水。
别误会,这不是短视,也不是背信弃义,本质讲,就是市场已经内卷得太厉害,优质资源越来越稀缺。
能抢一点是一点,谁还在意后排有没有站着的?
话回来,这年头企业大佬们的算盘,看的不是股价看起来多美,而是手里握着的现金够不够硬。
有人说,这叫“落袋为安”,也算小聪明。
可细嚼慢咽下去,难道真的全是企业没信心、顶层对发展不乐观?
未必。
减持是不是一定预示着金融危机、本轮行情到顶?
也未见得有这么严重。
有公司老板是真想退出,也有的项目到期该兑现,还有的筹钱投项目,未必全都等着大牛走完。
不过,一只手从盘面抽出,另一只手在暗地递刀,普通投资者岂能绝对安心?
时间久了,市场难免会生出“落井下石感”——投资信心,慢慢就会被这种习惯性的套现、减持消磨掉。
再稳的牛市,也经不住高层轮番收割。
想赚钱,要赌运气,更要赌格局。
眼下,投资者们需学一学“人走茶未凉”的自保之道。
市场减持潮如同浪涌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套路早已浮出水面。
想要在江湖安身立命,只能时刻提醒自个儿警觉,切忌盲目跟风、轻信业绩预告、利益承诺。
透过泛滥的公告和数据,再抖一抖自己的小算盘,问问自己,手上的筹码还能陪你走多远?
有时候,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。
天塌下来,大佬们都有伞,只有小散户还赤脚在泥里翻找落叶。
与其等着哪天雷雨再来,还不如趁现在多学几招“见招拆招”的真本事。
当资本市场瞬息万变,上市公司高管“抢先减持”变成习惯,行情的好坏已然失真,基本面分析越来越像玄学。
投资者除了加大信息储备,更需培养自身的“安全边际”意识。
大水漫灌的时候,能收拾一勺是一勺,别让别人喝光了池水,自己却口渴而归。
这波“深夜减持潮”,再次给咱敲响了警钟:盯紧公司动态、甄别资金流向、保持警惕,也许才是股市生存的不二法门。
说到这,不禁想问屏幕前的你:减持潮汹涌,手里的股票你还拿得稳吗?你觉得企业这波操作,是自保还是变相收割?咱们评论区一起互掐互聊呗!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
网上购买股票怎么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