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日报讯(记者艾红霞、通讯员叶浩、潘少斌)记者从天门市水利和湖泊局获悉,天门自2024年入选首批全国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市以来,创新推出“水田同权”制度,赋予农业用水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同等地位,有效激活了农业用水的“市场基因”。截至9月26日,全市累计完成“水田同权”交易212单,交易水量3000余万立方米,交易金额8万元。
天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,河网密布,但过去农业用水缺乏明晰的产权和有效的交易权界定机制,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与浪费现象并存。成为国家试点后,该市积极探索水权交易新模式,激发内生动力,“水田同权”成为其制度创新的核心一环。
“‘水田同权’,就是要让水权像土地经营权一样‘明码标价’,成为可量化、可交易、可融资的生产要素。”天门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白群成介绍,水资源长期被视作公共福利品而非生产要素,“水田同权”要求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,原则上要同步进行水权的流转交易。水利部门为取得用水权的单位或个人颁发水资源使用权证,这张证书不仅是用水权凭证,更可成为融资“通行证”——持有者能凭此向银行申请融资授信,将沉睡的用水权转化为“水资产”。
今年7月16日,天门市石家河镇岭农风农业专业合作社持水资源使用权证,从天门市农业银行获得40万元授信,一举解决生产流动资金短缺难题。理事长倪福康介绍,此前合作社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同步完成水权流转,获得76.72万立方米的农业用水权。
为夯实交易基础,天门市明晰了全市6.54亿立方米的农业初始水权,并精准分配至668个乡镇村级用水户,全部核发使用权证。选定黄潭镇等10个乡镇、彭市镇前河村等20个村作为核心示范区,完善用水计量监测设施,确保交易公平精准。天门还积极探索跨行业水权交易,让农业用水交易向生态、城镇生活等领域跨越。
“水权交易是发挥市场机制、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关键,清晰确权激活了市场,实现了水资源高效流转。”省水科院农水所所长董苇说。截至目前,天门市共完成农业用水权交易653单,总交易水量7977万立方米,交易金额244万元,涉及水产养殖户水权交易、水权回购、水田同权交易、跨行业水权交易。
网上购买股票怎么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